2019年9月21日-22日,由北京語言大學《語言教學與研究》編輯部主辦的“語言教學與研究前沿論壇暨《語言教學與研究》創刊40周年慶典”在北京語言大學成功舉行。我院張美雲教授及漢語國際教育專業李明老師參加了此次論壇。
兩天時間裡來自美國、英國、德國、日本、韓國、中國(含港澳台)等200多位專家學者齊聚一堂,共同研讨語言研究和語言教學領域的最新成果及發展趨勢,為語言學學科的建設與未來貢獻智慧。本次論壇采用大會報告的形式,邀請了國内外22位著名學者作學術報告,主題涉及漢語言本體研究、漢語作為第二語言教學研究、漢語作為第二語言習得研究及漢語國際化研究四個闆塊。
在語言本體研究方面,暨南大學邵敬敏教授重點讨論了漢語的語氣詞及其表示的情态功能;北京語言大學崔希亮教授讨論了語氣詞與言者态度的關系,并對言者态度提出了判定标準。在漢語作為第二語言教學研究方面, 美國洛杉矶加州大學陶紅印教授認為基于語體的語言教學也應該是今後語言研究的一個重大問題,語體觀念不僅有重大的理論意義,還有非常現實的實踐意義。在漢語作為第二語言習得方面,英國劍橋大學袁博平教授探讨了“一語英語—二語粵語”雙語使用者對三語普通話中句末助詞的的習得情況,其研究結果三語遷移總是來自于一語的假說,支持了遷移來自于語言類型/結構相似性語言的假說。在漢語國際化方面,北京語言大學李宇明教授基于“外語角色”理論判斷漢語目前處于“基礎教育外語”的階段,我國需要做好跨階段的準備。
大會現場學術氛圍濃郁,國内外專家學者的報告引人入勝,張美雲教授及教師李明積極參與探讨、熱情互動,實現了充分交流、深入探讨語言教學與研究前沿問題的學術目的。
CONTENT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