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就業網
按照黨的十九大提出的“提供全方位公共就業服務”的要求,2018年底,人社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财政部三部委聯合下發《關于推進全方位公共就業服務的指導意見》,包括六個方面二十一條指導意見。該文件既是對中央要求的全面理解,也是對推動全方位公共就業服務的總體部署和明确要求。
全方位公共就業服務的主要内涵
全方位公共就業服務就是以促進就業創業為宗旨,以落實就業創業政策為主導,以滿足勞動者實現就業和自主創業的多元需求與單位用人基本需求,以實現勞動力供求相互匹配為主線,所提供的全面、便捷、高效的服務。全方位公共就業服務的内涵主要體現在五個方面。
覆蓋全體對象——服務對象的全方位
一是面向有就業創業意願的城鄉勞動者的就業創業服務。應打破戶籍類别限制,為有就業創業意願的所有城鄉勞動者提供多元服務。
二是面向有招聘需求的各類單位的用人服務。應打破不同單位的所有制、規模、行業等限制,為有招聘需求的各類單位提供基本服務,要貫徹均等化公共就業服務和普惠性政策。
三是面向有服務需求的各類社會培訓、中介等機構的支持服務。應為職業培訓機構提供信息引導服務,為社會就業服務機構提供法律法規政策信息服務。
貫穿就業全程——服務過程的全方位
一是對就業政策落實各環節的全程服務。可細化為宣傳、咨詢、辦理、跟蹤、協助監督等環節,強化就業政策落實各環節的全程服務。
二是對勞動者職業生涯各階段的全程服務。應根據職業準備期、職業進入期、職業轉換期和職業穩定期等勞動者不同階段的需求和意願,實施有針對性的職業生涯指導和服務。
三是對單位用人相關方面的全程服務。主要包括崗位分析、人員招聘、員工培訓、政策咨詢、檔案管理等服務。
配備齊全功能——服務項目的全方位
一是提供職業指導服務和職業介紹服務;二是提供就業技能培訓服務;三是提供專項援助服務;四是提供就業扶貧和勞務輸出服務;五是提供創業全程服務;六是提供失業保障服務;七是提供就業合作服務。
運用多種方式——服務手段的全方位
一是場所窗口服務。直接面向求職者和用人單位提供服務的綜合性服務場所和窗口,承擔各項服務功能;基層公共就業服務窗口,承擔面向轄區群衆提供公共就業服務、就業援助、統計調查等基礎性工作。
二是線上網絡服務。覆蓋全國的公共就業服務信息網絡,實現各項服務與管理全程信息化,信息互通和共享,建立就業信息監測體系;平台服務實現智能推送、數據分析、整合資源、跨部門合作、大數據開發運用等功能。
三是線上線下結合的綜合服務。線上服務與線下服務相結合,面對面服務與網上服務相連接,并綜合運用行政手段、法律手段、經濟手段、教育引導手段、電子技術手段,确保就業政策措施落地。
四是宣傳咨詢服務。通過各級公共就業服務機構經辦窗口宣傳和人力資源服務機構推廣宣傳相結合;采取電視、電台、報紙等傳統媒體和網站、微信、APP等新媒體多種宣傳方式,滿足社會、單位、個人的多元需求。
實現便捷高效——能效提升的全方位
一是實現就地就近辦理和網上快捷辦理。進一步轉變政府職能,強化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實現就業服務常住地辦理,最大限度地方便服務對象。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和大數據,提升就業信息的可靠性和及時性,運用網上辦事系統,提高服務效率。
二是簡化服務流程。合理設置服務機構,強化政府部門内部的協調,減少行政審批層次,推行政務公開,将就業服務前置下沉至最基層,開展綜合辦理和前台一窗式受理,打通就業服務“最後一公裡”,精簡服務流程,減少人為障礙,提高服務時效。
三是實施精準化服務。契合不同群體在不同階段、不同業态的就業,分類制定、分層實施與就業政策相銜接的服務項目,摸準勞動者和企業的具體需求,有針對性地開展服務。提升工作隊伍的專業化水平,提高人力資源供求匹配率和服務的精準度。
(中國就業促進會會長 張小建)
CONTENT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