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6月經學院選派,我與同班幾名同學赴印度尼西亞棉蘭市的亞洲國際友好學院實習。
從香港出發僅需四個小時的飛行就到了棉蘭。與前來接機的老師簡單交流了一下後随即放下沉甸甸的行李,關上車門,我靠近車窗,努力地在腦海裡留存在印尼棉蘭這一片嶄新的土地上得到一些新奇的印象。這裡并沒有想象中那麼熱,相反地,比廣東、三亞35℃+的酷暑天氣感覺還要好一些。高速兩邊是筆直的椰子樹和大片大片低矮的綠植,沒有修剪,恣意生長。
棉蘭街頭幾乎沒有什麼步行的人,道路兩邊也沒有設計人行道。路上機車轟鳴,帶着頭盔的機車手騎着摩托車在車流中穿行,看得我直呼驚險。
入鄉随俗,後來我們的外出基本不選擇步行,一來免受熱帶驕陽的炙烤;二來棉蘭的出租車也着實低廉。每一次外出我都喜歡靠着車窗,觀望窗外的街景。窗外有高樓大廈,不亞于任何現代化都市;也有僅能遮擋風雨的破舊棚子,風雨一來便岌岌可危。棉蘭的基層設施較差,道路和街道總是坑坑窪窪,摩托車在車流之間來回穿梭,路中央總有曬得黝黑的孩子在叫賣。路邊小吃的包裝簡單,外面是一層厚厚的紙,再裡面是天然幹淨的芭蕉葉,美食就包裹在芭蕉葉裡面,既隔油又環保。這裡的公交車很小,其實就是國内的面包車,而且車門一般不關閉。
我總是對印尼棉蘭入夜後的街道念念不忘,它充滿神秘,安靜又危險。在當地華裔學生的帶領下,我有一次夜行的經曆,從小吃城yummy到慈光彌勒佛院門口停車位那一段短短的路,這一段路對面是一個公園,成群成群的白鹭在樹上休憩。高樓擋住了月亮,隻剩下忽明忽暗的燈光,身旁經過的人用我聽不懂的語言述說着他們這一天的喜怒哀樂。回到車上,靠着車窗,深深覺得這樣的夜朦胧美麗。
棉蘭市的污染比較嚴重,海水不是蔚藍的,天空也不是,它們像被蒙了一層薄霧,讓人看不真切。但這裡的日落很美,是一種讓人舒服而不驚豔的美,漫天的晚霞總是讓人放松,好像白天的所有繁瑣事務都可以随着日落消失不見,而且入夜後總有一場讓人身心舒暢的雨。
這座城市的節奏很慢,大家做事情都不慌不忙,晚霞和夜晚會讓我安靜下來,慢慢褪去身上的浮躁,找到真正的自己。
投稿:漢語國際教育1701班謝玉珊
編輯:李基林
CONTENT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