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7月19日至7月31日,由北京大學主辦的第九屆漢語言文字學高級研讨班在北京語言大學舉辦,我院教師苑洋參加了此次為期12天的研修學習。
本次研讨班由北京大學主辦、北京語言大學承辦,主題為“新時代背景下的中國語言文字研究”。來自全國近400位學員參加了此次研讨班,研讨班為期12天,郭錫良先生、王甯先生、魯國堯先生等近二十位語言文字學家将講授相關專業課程和前沿性專題。
(第九屆漢語言文字學高級研讨班開班主席台)
北京語言大學校長劉利教授參加了開班儀式,并做了内容豐富的緻辭。劉利校長說,北京語言大學是第二次承辦研讨班。作為全國唯一一所以語言命名的大學,北京語言大學一直緻力于發展漢語言文字學。他在講話中闡述了中國傳統語言文字學和西方現代語言學各自的特點以及發展曆程,指出:二者在理論方法、研究重點等各方面都存在很多差異,但又有許多相通之處,我們應該處理好中西關系,做好中西融通。很多前輩學者很早就在思考中國傳統語言文字學與現代語言學之間的關系,探索傳統語言文字學如何與現代語言學對接,王力、羅常培和呂叔湘等先賢作出了表率,郭錫良、王甯和魯國堯等先生也身體力行。面對層出不窮的西方語言學新理論、不斷湧現的出土文獻新材料,中國語言學的發展面臨很大的挑戰和難得機遇。面對這樣的挑戰與機遇,我們應該保持清醒的頭腦,本着探求中國語言文字學規律、特點的初衷,理性、客觀地認識中西學術的異同,吸收傳統語言文字學的精華,審慎、合理地利用現代語言學的新理論方法。
郭錫良先生、王甯先生、魯國堯先生先後緻辭。郭錫良先生在緻辭中肯定了研讨班創辦以來所取得的成績,強調在中國語言學發展的道路中,要始終堅持正确的方向。并囑咐學員們說,研究中國的語言學,一定要将最重要和最基礎的書讀懂,研究語言文字學,《說文解字》《廣韻》等經典工具書以及研究材料要善于利用,隻有真正讀好書并下功夫做出的學問,才能出彩!王甯先生回顧了研讨班的發展曆程,熱烈贊賞研讨班這個平台所創造的學術盛況。王先生從三個方面表達了對學員們的期望。一要堅持自主創新,即按照漢語的特點來研究漢語,要學會站在新的角度去觀察語言材料;二要對西方語言學優秀成果保持尊重,取其精華,為我所用;三是要有一個正确的方向,在座的學員應該努力為增強國家的語言軟實力,為國家的富強和進步作出貢獻。魯國堯先生首先從周易中“九”這一數字的含義出發,肯定了第九屆高級研讨班舉辦的意義,并用俗語“得民心者得天下”來形容,研讨班的舉辦符合年輕學者們的熱切期望,因此每年的學員數量都在增加。魯先生熱忱地表達了對在座學員的期望,提出要終生實踐“進德修業”,希望大家始終堅持正确的道路,不斷提高自己的道德和學業水平。

(圖片從左到右:魯國堯先生、郭錫良先生、王甯先生)

(第九屆漢語言文字學高級研讨班學員與部分專家合影)
(本院教師苑洋參加漢語言文字學高級研讨班留影)
高研班開班式由北京語言大學文獻語言與文化傳承基地首席專家華學誠教授主持。華學誠教授回顧說,本世紀初曾經迎來一場關乎中國語言學曆史、現狀和未來的大論争,在這場世紀論争中,郭錫良先生、王甯先生、魯國堯先生勇立潮頭,引領着中國語言學的發展方向。正是在這一背景下,三位先生共同主張中國語言學應走自主創新的發展道路,并共同倡議創辦漢語言文字學高級研讨班。華學誠教授指出,三位先生倡議創辦漢語言文字學高級研讨班的初心就是,讓年輕學者們能夠繼承并光大中國語言文字學的學術精神,真正學習到中國特色語言學的研究方法,将正确的、科學的學術理念代代傳承下去。
圖文:苑洋
CONTENT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