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玉林日報
今年以來,(玉林市)博白縣結合農村人力資源豐富、貧困戶留守人員多、有意願返鄉創業就業人員多等特點,以貧困勞動力就地就近就業為原則,在鄉間開辦“扶貧車間”,讓易地搬遷戶勞動力、農村留守婦女等在家門口變身為“産業工人”,提高貧困戶家庭收入,探索出農民增收、産業發展、企業壯大、多方共赢的扶貧新路子。
“扶貧車間”建設不遺餘力
博白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扶貧車間”建設,把建設“扶貧車間”作為就業扶貧的重點和長效脫貧重要抓手大力來抓:縣委書記、縣長部署督辦,縣政府常務會議進行專題研究,人社局、扶貧辦統籌推動,各鎮承擔主體責任,分解任務、定期督辦,将就業“扶貧車間”建設情況納入全縣各鎮年終脫貧攻堅成效考核内容,對各鎮創建工作進行通報排名,倒逼工作落實。
同時,博白縣還專門制定了《博白縣進一步加快就業扶貧車間建設工作實施方案》,明确到2020年全縣創建150家以上就業“扶貧車間”,實現全縣所有貧困村和易地搬遷扶貧安置點全覆蓋。
“扶貧車間”發展模式多元化
博白縣“扶貧車間”優先在貧困村、人口聚集區、易地搬遷集中安置區布局建設,緊密結合當地資源條件和産業發展實際,明确了“扶貧車間”的發展方向,推廣“廠房式”“居家式”“種養式”“貿易流通式”“鄉村旅遊式”五類模式,覆蓋縣内主要支柱産業,力求做到建設類型多樣化、輻射帶動全覆蓋。
立足部分群衆無法外出務工的實際,博白縣采取“企業+車間+貧困戶”方式,将生産車間建在人口較為集中的貧困村,送工作送崗位到群衆家門口,貧困群衆實現掙錢顧家兩不誤。南甯安奧體育用品有限公司博白分公司,是今年認定的第一批就業“扶貧車間”,因落戶博白縣城東工業園集中區,解決了不少易地扶貧搬遷戶的就業問題。
“送項目到村,送就業到戶,送技能到人,送政策到家。‘扶貧車間’幫助我們一家走出困境,收獲更多希望。”易地扶貧搬遷戶楊小妹如是說。
坐落于博白縣亞山鎮的廣西桂牛奶水牛現代特色農業示範區,積極探索“示範區+基地+貧困戶”“基地+就業扶貧車間+貧困戶”等模式,帶動500戶貧困戶入股小額信貸資金共5000萬元,通過“貸牛還牛”模式帶動貧困戶長效脫貧。作為博白縣認定的就業“扶貧車間”,吸納13名貧困勞動力實現就地就近就業,平均每人月工資在3000元左右。
讓“扶貧車間”辦得下辦得好
為建設好就業“扶貧車間”,博白縣嚴格按照政策要求,對“扶貧車間”吸納建檔立卡貧困勞動力就業且滿足相應條件後,每年給予1000元/人政策補貼,幫助解決“扶貧車間”運營期間産生的水電費、場所租賃費等問題,解決了“扶貧車間”發展的後顧之憂。截至目前,該縣共為9家就業“扶貧車間”發放補貼12.8萬元。
同時,博白縣人社局牽頭組成工作組,不定期對全縣所有就業“扶貧車間”進行調研指導,及時掌握所有“扶貧車間”的運行情況,對面臨經營困難的“扶貧車間”進行技術指導和政策幫扶。通過政策引導和市場化運作,引導和扶持當地經濟效益好、示範性強的龍頭企業,在貧困村布局設點,把一些技能要求不高的簡單工序放到農村,讓貧困群衆實現了“一人就業、全家脫貧”。
此外,博白縣積極推進“扶貧車間”示範建設,通過設立示範典型,加大政策扶持和推進村企對接等方式,鼓勵企業設立“扶貧車間”。
博白縣采取多種模式,讓“扶貧車間”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大到強,為全縣打赢脫貧攻堅戰奠定了堅實基礎。目前,全縣共評審認定就業“扶貧車間”63家,共吸納4600多名農村勞動力就地就近就業,其中建檔立卡貧困勞動力1500多名,人均月增收約2500元,扶貧效果較為顯著。
CONTENT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