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中國甯波網
日前,大榭開發區市場監管部門聯合學生家長代表、媒體等,開展以“食品安全·你我共同參與”為主題的“你點我檢”進校園活動。(查鵬飛徐能攝)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堅持“以人為本”的發展思想,“讓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積極實現公共服務高質量供給,是各地編制财政預算支出的重要指南。 這一指導思想在今年甯波市财政預算報告中得到了充分體現。《關于2018年全市和市級預算執行情況及2019年全市和市級預算草案的報告(摘要)》顯示,甯波拟安排2019年全市一般公共預算支出1597億元,同口徑增長7.8%。全市各級各部門将牢固樹立過“緊日子”的思想,強化保障民生兜底、支持打好三大攻堅戰,讓有限的财政資金發揮最大的經濟社會公共效益。 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民生支出規模和占比平穩增長 用“真金白銀”辦好群衆最關切的事,是今年預算報告的一個突出特點。 根據預算安排,政府将嚴格壓縮一般性支出,從嚴安排“三公”經費預算,把錢花在刀刃上。堅持有保有壓,2019年全市一般性支出預算按照5%的幅度壓減,“三公”經費預算按照10%的幅度壓減,市級部門一般項目按照20%的幅度壓減,節省的資金統籌用于保障基本民生,支持扶貧、科技、人才、農業、教育、生态環保等重點領域。 “受經濟下行壓力加大、中央持續出台更大規模減稅降費政策調控等因素影響,今年預算草案較2018年10%的預算增幅和12.9%的實際增幅均有顯著下調,财政預算收支矛盾仍然比較突出。”甯波市發展規劃研究院副院長、經濟學博士楊兵傑說,“在财政資金有限的情況下,今年的預算安排堅持集中财力辦大事,騰挪出更多的資金,為經濟發展增添後勁,為民生發展提供保障,真正體現了‘以政府節流保民生需求’的預算支出導向。” 随着甯波市人均GDP突破2萬美元,人民群衆不斷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發展的矛盾日益顯現,對民生公共服務的高質量供給需求越來越大,逐漸步入高質量的擴面提标階段,需要政府加大财政支出力度逐步改善和提升民生服務的質量和水平。 記者查閱數據發現,2010年至2018年,甯波市一般公共預算支出從600.66億元增加到1592.09億元,年均增長13%左右;在支出結構上,三分之二用于民生支出,尤其是近三年,民生支出占比不斷提高,更加體現了政府對民生保障和社會管理的重視。 今年甯波市将在“惠民生”上進一步發力,拟安排與民生密切相關的支出1228.41億元,大力支持教育、醫療、社保、就業、住房等民生事業發展。其中,教育支出226.7億元,同比增長4.1%;科學技術支出95.41億元,同比增長22.1%;文化旅遊體育與傳媒支出37.6億元,同比增長5%;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173億元,同比增長13.4%;衛生健康支出95.1億元,同比增長7.8%;節能環保支出20.2億元,同比增長8.2%。 同時,甯波市将進一步健全民生支出管理機制,注重增進民生福祉:加大教育經費投入力度,統籌推進各類教育均衡發展,重點支持擴大普惠性學前教育資源和甯波大學“雙一流”高校建設;深入開展健康甯波建設,支持公立醫院改革和縣域醫共體建設,推進市第一醫院異地遷建等重點項目建設;實施就業優先戰略和更加積極的就業政策,支持推進養老服務提質工程,落實各類困難群體基本生活保障;完善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支持開展文化惠民活動,引導城鄉居民擴大文化消費。 财政部财政科學研究所應用經濟學博士後、甯波城市職業技術學院科技處處長錢斌華分析認為,甯波市推進普惠性學前教育資源與甯波大學“雙一流”建設,把義務教育的前後兩段進行了延伸,既服務了經濟社會發展,也降低了社會撫育成本。醫療方面,資源分布進一步均等化。例如第一醫院異地遷建,未來體量更大、醫療條件更好、服務輻射範圍更廣。縣域醫共體則破解了高端醫療資源的集中化現象,可實現居民基本醫療需求和日常疾病的“在地化”解決。在養老服務方面,今年将着力解決養老難、養老貴、質量不高的問題,讓銀發人群享受高質量的養老生活,促進銀發經濟發展。“這些政策以滿足人民群衆的美好生活需要為導向,做到保基本、兜底線、促均衡、優品質,實實在在地保障和改善民生,有利于不斷增強人民群衆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錢斌華說。 重點聚焦民生實事 加快助力甯波高質量發展 科技創新和技術進步是高質量發展的主要特征,也是甯波經濟發展的主要短闆,更是财政支出的主要着力點。從2019年甯波市一般預算支出民生重點領域看,科學技術支出的增幅位居各項民生支出首位。數據顯示,2018年甯波人才淨流入率達9.17%,躍居全國城市第2位,新引進9名海内外全職院士,新引進頂尖人才45人、領軍人才155人,均實現翻番增長。2019年甯波市将繼續發力聚智聚才,深化實施“3315系列計劃”,拟新增高技能人才4.5萬人,新增“國千”“國萬”人才65人以上。 科技投入還将推動重要院所實質性落地運行。據不完全統計,2018年甯波市共引進中國科學院大學甯波材料工程學院、甯波市工業互聯網研究院、大連理工大學甯波研究院、中國機械科學研究總院南方中心、甯波人工智能研究院、北航甯波創新研究院、中石化甯波新材料研究院等重要院所20餘家,協議總投資額近80億元,2019年将重點推動這些院所落地運行。 科技支出還将用來建設重大創新平台,包括甬江科創大走廊、甬江實驗室、東部科創中心以及一批制造業創新中心、海外創新孵化中 心。此外,繼2018年獲得批複之後,今年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将進入實質性建設階段,成立并運作50億元自創區科技成果轉化基金,加快攻克關鍵共性技術,推動核心技術産業化。 楊兵傑通過研究發現,甯波市自1987年步入老齡化社會後,用26年進入中度老齡化社會、4年進入超老齡化社會,深度老齡化步伐不斷加快;2011年至2017年的七年間,甯波市老年人口的年均增量和增速均為戶籍人口的一倍;2017年,甯波市老齡化水平分别較杭州、南京高出2.14個百分點和3.45個百分點,在同類城市中處于較高水平。 為此,今年甯波市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重點用于:推進社保精準擴面,戶籍居民養老保險參保率在96%以上,醫療保險參保率穩定在98%以上;實施養老服務提質工程,新建30個街道(鎮鄉)區域性居家養老服務中心,實施77個街道(鎮鄉)“愛心車輪”老年助餐服務項目;實施“甬上樂業”計劃,吸引和促進高校畢業生到甬就業,城鎮新增就業16萬人;鼓勵創新創業,精準扶持小微創業者、新型職業農民、大學生就業實踐示範基地、創業孵化示範基地。 “未來城市競争就是軟實力的競争。總體來說,我們的城市應不斷提升品質,變得更加宜居、更有魅力。”楊兵傑說。在今年的預算報告中可以看到,老百姓關注的教育、文化、健康、養老、環境被列為重點民生實事工程:實施第三輪學前教育提升行動,省等級幼兒園招生覆蓋率達到96%,“入園難”“入學難”問題有望得到持續緩解。實施小學放學後校内托管服務,加強學科類培訓機構治理,有序解決“托管難”“減負難”。建好浙大甯波“五位一體”校區,支持甯波大學“雙一流”大學建設;實施“文化甯波2020”建設計劃,建設文創港、天一閣新館,加快象山影視城、音樂港建設;紮實推進市第一醫院異地遷建、李惠利醫院擴建、市康甯醫院原地改擴建工程(二期)、甯波市殘疾人康複中心(甯波市康複醫院)擴建工程項目建設,完成中醫傳承創新(市中醫院擴建)工程。組建25個縣域醫共體,統籌建立40個醫療資源共享中心,實現區縣(市)全覆蓋;結合各區縣(市)公園綠地、街景小品建設,新建10個“公園+體育”,相應配建籃球場、羽毛球場、網球場、足球場、輪滑場或多功能體育場等體育設施;建成城市生活垃圾分類示範小區100個、示範單位100家,打造定時定點投放和清運商業街15條;結合“大花園”建設,新建綠道140公裡。 花了多少,花得值不值 績效管理為民生支出綁上“安全帶” “财政資金的解讀和其他項目解讀不一樣的地方,就在于财政資金的使用要突出一個績效,除了看結果之外,還要看資金使用的性價比。尤其是民生支出部分,調整優化支出結構的目的,在于讓市民獲得更強的幸福感。”錢斌華說。 錢斌華表示,集中财力辦大事是重要原則,這也是由财政的職能和性質決定的。“過去,财政支出容易陷入兩個誤區,一是财政支出“撒胡椒面”,财政政策碎片化、财政資金分散化;二是缺乏‘邊界意識’,政府、市場、社會職責不清,模糊了公共财政的支出邊界和支出責任,幹擾了市場機制的運行。”錢斌華說,按照黨的十九大提出的要求,全市上下都将績效理念融入财政資金使用的全過程,加快建立“全方位、全過程、全覆蓋”的預算績效管理體系,讓财政支出不僅看到“花了多少”,更能看到“花得值不值”。 民生資金涉及各行各業、方方面面,政策性強、涉及面廣,在項目的實施和執行過程中直接與人民群衆面對面。錢斌華認為,在民生資金的使用中,要堅持“以人為本”,不斷強化服務意識,堅持民生資金的規範化管理,提高民生資金的使用效率。“對績效高的領域做好‘加法’,對績效低的領域亮起‘紅燈’,做好‘減法’。錢花得好、花得有效益,就多給;效益不好,就少給甚至不給。民生資金的安全是社會保障工作的‘生命線’,應嚴格按照項目資金管理規定,根據項目實施情況,及時下達撥付資金,實現民生工程資金使用效益的最大化。” 在今年民生資金使用方面,楊兵傑建議,要進一步強化市縣聯動。“區縣(市)級的年度預算,要向市本級看齊,一起過‘緊日子’。一方面需要拿政府一般性支出開刀,大力開源節流;一方面要在發展中解決當前面臨的困難和問題,将财政收入的增長建立在經濟發展的增量基礎上。既不能一隻眼睛向上看,遇到困難等、靠、要;也不能一隻眼睛向下看,一味挖掘企業稅收潛力,竭澤而漁。”此外,還要積極鼓勵和支持社會資本參與教育、醫療、文化、養老、環保等服務,進一步構築覆蓋面廣、公平合理、機制完善的民生政策支持體系。 錢斌華提出,教育方面,應大力推進國家關于幼兒學前教育非營利性機構建設,落實一定人口規模和密度社區(小區)配置一所公立幼兒園的政策。同時,積極推進甯波參與國家帶量采購藥品計劃,支持公立醫院和醫藥局采購提前支付資金的撥付落實,使甯波市民盡快享受國家帶量采購政策紅利。此外,充分發揮甯波大劇院、甯波圖書館等市級文化演出場所功能,辦好甯波文博會;通過财政補貼等方式,支持舉辦高品質高規格文化演藝活動,豐富市民文化娛樂生活。
CONTENT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