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範就業歧視“潛規則” 平等意識需先行


  • 2019
  • 02/28
  • 13:08
  • 就業政策

  • 347
  • 浏覽量

來源:廣西新聞網

近日,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等九部門印發《關于進一步規範招聘行為促進婦女就業的通知》(下稱《通知》),規定依法禁止招聘環節中的就業性别歧視。在2019年柳州市“春風行動”專場招聘會現場,記者對此進行了走訪,發現現場有用人單位将“已婚已育”作為招聘條件,涉嫌性别歧視。(2月25日 柳州新聞網)

已育勝過已婚,已婚勝過單身。在就業市場裡,女性求職者長期面臨着婚育束縛,承受着用人單位的種種不公平“待遇”。《通知》的出台,旨在消除就業性别歧視,維護女性合法權益。可以肯定的是,有了制度和規則的約束,企業、公司在招聘過程中對性别的限制勢必會收斂許多,但也不可避免的出現一些單位放“馬虎眼”、打“擦邊球”,對求職者在性别上區别對待。

就拿這幾日廣西柳州的招聘市場來看,在“禁令”之下,還有一些單位把“已婚已育”作為入職硬條件,雖然面對質問作出了“不熟悉政策”的辯解,但也暴露出一些公司在用人時不願意“吃虧”的真實心态。退一步講,即便有的單位不公開要求“已婚已育”,但也會在暗處設置很多的門檻,比如招聘中對女性能不用的就不用,能少用的便少用,如此“隐性歧視”對女性就業帶來了更大的不公平。

從表面看,用人單位不願意錄用過多的女性入職,是逃避責任、規避風險,追求效益最大化的“俗氣”表現。但往深裡看,企業作為生産主體,對自身成本和收益多作考慮,也在情理之中。問題的症結在于,當下社會裡,女性在生育、撫養小孩上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承擔着過多的責任和義務,涉及到的息工假、産假等,必然會讓她們在就業市場中的價值打了“折扣”。

因此,看似是用人單位對女性帶來的就業不公平現象,實則是生育成本分攤不均,無限積壓在女性身上的社會問題。這就要求必須從家庭内部、用人單位、社會層面調整生育成本付出,唯有把女性徹底從“一肩獨挑”的生産、育兒模式中解放出來,就業性别歧視問題才會“藥到病除”。

在家庭層面,傳統單一的“母親專職帶娃”觀念首先要轉變,在育兒過程中,應更多地融入父親角色。這就要求用人單位能夠勇于邁出第一步,對男性也安排“育兒假”。雖然有關“男女共享帶薪育兒假”曾在山東、江蘇等地鼓勵過,但限于傳統觀念的束縛,倡議終究沒能真正落地。事實上,在國外男性育兒假比較常見,例如德國為新生兒家庭設有單月高達1800歐元的“父母金”,可申領14個月,但雙職工家庭申領的前提是父親必須在孩子出生前後14個月裡休假兩個月;瑞典法律規定,産假一共480天,其中有兩個月必須由丈夫享有。挪威法律規定,父母雙方總共可以休産假47周。

而對于用人單位來說,要打破落後思想藩籬,優化考核評價機制,在無條件執行法律法規、消除就業性别歧視的基礎上,更加重視對女性就業的幫扶和培植,樹立“重看能力,輕看性别”的用人導向,創造公平就業競争環境。于社會來講,在用好制度剛性約束的同時,還應制定鼓勵措施,對招用女性員工多,婚育年齡占比大的企業,可适當作出稅收讓利,進而調動用人單位積極性。

由此可見,消除就業歧視“痼疾”,仍有一段路要走,制度出台隻是邁出了重要一步,接下來還需要全社會的共同發力。



CONTENT END

  • 地址:海南省三亞市吉陽區學院路191号 招生電話:0898-88386743
  • 英国正版365官方网站(中国)Official Mobile Platform 版權所有
  • Copyright © 2024 University Of Sanya. All Rights Reserved.
  • Design By Taoyuan
    • USY英国上市公司官网365微信公衆号

    • USY英国上市公司官网365官方抖音号

    • USY英国上市公司官网365官網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