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業扶貧讓貧困戶在家門口吃上緻富餐


  • 2019
  • 02/28
  • 13:06
  • 就業政策

  • 364
  • 浏覽量

來源: 安慶日報

 近年來,宿松縣大力實施就業扶貧,通過舉辦招聘會、搭建就業平台、建設就業安置扶貧驿站等方式,多措并舉,讓貧困戶在家門口就業。在今年2月舉辦的就業脫貧專場招聘會上,共有縣内外63家企業參加招聘,提供就業崗位5000餘個;有1600餘人進場參加招聘,現場達成就業意向413人,簽訂協議93人。

  就業信息更快捷

  “一人就業,全家脫貧,就業是最有效、最直接的脫貧方式。驿站讓貧困戶獲得了在家門口就業的機會,拓寬了貧困戶的脫貧渠道。”該縣千嶺鄉黨委書記羅沐海說,現在村民有什麼醫療保險、就業崗位的問題都會來到驿站咨詢,也探索在村裡逐步部署“上門、跟蹤、專人”個性化服務項目,讓政策更好地惠及群衆。

  為了讓就業信息更加快捷地傳遞到廣大群衆手中,宿松縣建立“縣級發布、鄉級彙總、村級傳遞”三級傳導機制,以省内、縣内、鄉内就業崗位為中心,打造就業崗位需求網。該縣還與合肥、蕪湖等地區簽訂用工平台協議,打通就業綠色通道,逐步構建“一站就業、平台用工、跟蹤保障、合作維權”一體化就業體系,讓就業用工更加方便快捷。

  目前,該縣已經建成就業扶貧驿站38個,招募就業扶貧基地107個、居家就業扶貧基地399個,建設就業扶貧車間47個,開發适合貧困勞動者的公益性崗位979個、公益崗位(輔助性崗位)1180個,已建成返鄉農民工創業園6個。該縣“12121”就業平台共開發就業崗位122817個,6762名貧困勞動者實現了就近就地就業。

  技能培訓更專業

  結合各鄉鎮産業特色,宿松縣依托當地種養企業,探索出一條“縣公共就業服務機構+驿站+培訓機構+企業”培訓模式,及時把培訓成果轉化為效益。依托村級培訓中心,聘請農業專家、種植大戶、緻富能手授課,傳授實用、專業知識,做到培訓有重點、技術有流程、操作有規範。

  該縣針對培訓人員就業創業建立了就業服務、創業輔導、貸款扶持、專家指導等後續配套機制,不僅讓培訓有效果,更讓知識轉化、産業孵化有保障。

  洲頭鄉下夾村貧困戶潘秋龍,自小手部殘疾無法從事正常勞動,家庭貧困。通過在扶貧驿站參加食用菌種植培訓後,他萌發了創業的念頭,現在他成立了一個食用菌種植合作社,不僅自己脫了貧,還帶動周圍貧困戶就業脫貧。

  自2016年來,該縣共送培訓下鄉46期,培訓了貧困勞動者2147人,實現全縣22個鄉鎮70個貧困村技能脫貧培訓全覆蓋。目前,訓後已有1920人實現了就業,參加創業培訓70人中,成功創業64人。

  工作就業更靈活

  “車間裡貧困家庭比較多,大多和我差不多,因為家裡有老人和小孩,不能外出務工,想就近就業能照顧家庭。”該縣軍威制衣廠就業扶貧車間工人唐向陽說。

  2017年,高嶺鄉汪沖村通過“村企結合”共建扶貧車間,占地面積300多平方米,可常年提供40個以上就業崗位。該車間訂單充足,工人工資保持在1500元每月以上,目前扶貧車間共吸納47人就業,其中貧困勞動者24人。

  該車間合理搭配分工,充分照顧個别貧困戶的特殊情況。貧困戶唐向陽因為離異,兩個小孩需要随時照應,車間采取送貨上門在家加工的方式助其脫貧。

  “在車間的建設上,我們抓住村内務工人員的特點,着重在靈活就業上想辦法。”宿松縣就業局局長朱志剛說,“所謂的靈活,是指工作時間要靈活、崗位設置要豐富、工資結算要及時。”下一步,該縣還對積極吸納貧困戶就業的企業進行一定的補貼,以此激發企業的熱情,讓更多的好企業、好單位參與到就業扶貧工作中來。


CONTENT END

  • 地址:海南省三亞市吉陽區學院路191号 招生電話:0898-88386743
  • 英国正版365官方网站(中国)Official Mobile Platform 版權所有
  • Copyright © 2024 University Of Sanya. All Rights Reserved.
  • Design By Taoyuan
    • USY英国上市公司官网365微信公衆号

    • USY英国上市公司官网365官方抖音号

    • USY英国上市公司官网365官網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