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騰訊新聞
近期,北京、吉林、廣東等地紛紛出台政策促進就業。分析人士認為,目前人力資源市場供求基本平穩,但存在結構性矛盾。勞動力成本上升将倒逼産業轉型與升級,應該通過大力科技創新,發展相關多元化産業等舉措,對沖勞動力成本優勢下降對制造業,特别是高新技術行業沖擊。
出台穩就業政策
2018年12月21日,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再次将“穩就業”作為六穩之首,并強調“實施就業優先政策”。
地方層面則出台很多穩就業政策。其中,北京市提高用人單位崗位補貼标準,鼓勵用人單位招用北京市城鄉就業困難人員、退役士兵、企業分流職工等。湖北省加大“穩崗補貼”支持力度。對不裁員或納入化解過剩産能清單的參保企業,可返還其上年度實際繳納失業保險費的70%。廣東省将用人單位的職工社會醫療保險繳費費率從8%降到6.5%,靈活就業人員、退休延繳人員、失業人員的職工社會醫療保險繳費費率從10%降到8.5%,實施至2020年底。
江蘇省推出系列舉措幫助大學生就業。從今年開始,江蘇省将全面實施高校畢業生就業動态監測,切實推動建立并不斷完善就業與招生、人才培養、專業調整的聯動機制,以增強人才培養和社會需要的契合度。
“高校畢業生就業總體保持較高水平。目前存在的主要是結構性矛盾,畢業生技能和用人單位崗位需求存在不一緻,使得個别高校畢業生尋找工作時面臨較大壓力。從整個就業市場求人倍率看,連續保持在1.2以上,就業崗位數大于求職人數。”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副部長張義珍表示,人力資源市場供求基本平穩。
推動産業轉型
學者宋清輝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勞動力成本上升将倒逼行業結構深度調整,倒逼低價值勞動産業工人向價值更高的創造性崗位轉移。應該通過大力科技創新,發展相關多元化産業等舉措,加快産業轉型與升級的速度和質量,對沖勞動力成本優勢下降對制造業特别是高新技術行業沖擊。”
東北證券首席分析師傅立春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勞動密集型行業轉型是一個世界性難題。各個産業都有生命周期,如果升級轉型不順利,可能走向夕陽産業,人員面臨失業、轉崗等各種壓力。應對措施中要支持和輔助相關産業,重視人員培訓。鼓勵産業升級,創造新的産業,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和就業機會是轉型升級之路。
CONTENT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