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安漢網
高校畢業生是寶貴的人才資源,基層是高校畢業生成長成才的重要平台,要引導和鼓勵高校畢業生到基層工作。12月10日,記者從市人社部門了解到,目前,我市在高校畢業生素質培育、崗位鍛煉、職業發展、環境營造、服務保障、人才儲備等方面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前三季度,駐市三所高校2018屆應屆畢業生16472人,就業率達95.7%。
據了解,由于部分高校畢業生和家長就業觀念仍存在偏差,加之一些基層非公有制企業、中小企業的用工制度不規範,工作時間、勞動報酬和社會保障等待遇難以保障,一定程度上挫傷了高校畢業生到基層工作的積極性。日前,市委辦、市政府辦發布了《關于印發的通知》,加快構建引導和鼓勵高校畢業生到基層下得去、留得住、幹得好、流得動的長效機制。《實施意見》提出11個引導和鼓勵高校畢業生到基層工作的渠道,分别為:到企業和社會組織就業,到基層機關事業單位工作,參加基層服務項目,購買基層社會服務開發就業崗位,參與科研項目實施,參與農業現代化建設,投身脫貧攻堅主戰場,發展新興業态自主就業,應征入伍,到基層創業興業,參加就業見習。同時,《實施意見》明确提出7項制度保障:做好高校畢業生求職創業補貼發放、加強就業創業教育培訓、優化就業外部環境、提升基層人員待遇水平、健全基層人員職稱評審制度、優化創新創業政策環境、暢通基層人才流動機制。
今年來,我市開展多項活動,鼓勵高校畢業生到基層就業,引導高校畢業生先就業再擇業。依托“工匠杯”百萬産業工人技能大賽、“千企千崗”專場招聘、高校畢業生服務月等活動實施招聘對接,幫助2000餘名大學生穩定就業。依托重慶、廈門、常州等地人力資源平台,加強校地企三方“訂單合作”,輸送高校畢業生就業3000餘人;出台實施創客南充“奔雲計劃”,支持駐市高校建設創新創業孵化園,積極争取和承接創客創新創業政策試點,建立“南充創客學院”,舉辦首屆“創客南充”創業創新大賽,引進和培育天使投資人隊伍。累計建成省、市大學生創新創業園區56個、創業型鄉鎮33個、國省科技創新創業孵化園24個、創業小鎮1個,初步構建起市、縣兩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産業園”梯級創業平台體系。
同時,我市統籌實施了高校畢業生“三支一扶”計劃、“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教師特設崗位計劃”、“選聘高校畢業生到村任職工作”、“大學生志願服務西部計劃”等項目,擴大招募規模,采取考試、考核等方式招募高校畢業生服務基層,現已有3560人實現就業。此外,在汽車汽配、現代物流等新經濟中開發新業态大學生就業增長點項目56個。目前,全市建立高校畢業生就業見習基地77個。其中,國家級1個,共組織140名大學生就業見習,見習後留在見習單位就業54人,留用率38.6%。扶持“零就業”、低保和建檔立卡貧困家庭畢業生在536個基層勞動保障、城市管理、交通協管等公益性崗位就業。
CONTENT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