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與新媒體第二次專業活動 ——以《新媒體概論》為例探讨專業課程建設與改革


  • 2018
  • 03/28
  • 15:28
  • 專業建設

  • 959
  • 浏覽量

        3月28日上午10:00-11:00,網絡與新媒體第二次專業活動如期舉行。根據安排,本次專業活動由陳傑老師主持,以《新媒體概論》課為例探讨專業課程建設及改革。網絡與新媒體專業的馬麗平教授、高晨副教授、龔韶老師、花靖超老師參加了本次活動。

        首先,陳傑老師介紹《新媒體概論》課程的建設情況。《新媒體概論》是為網絡與新媒體專業一年級本科生開設的一門專業基礎必修課程。通過該課程的學習,學生應掌握新媒體的基本理論知識,學會運用新媒體理論知識分析具體的新聞現象,逐步理解新媒體發展的一般規律,熟悉新媒體領域的前沿和發展趨勢,并能運用所學知識去分析社會熱點,自覺地發現和解決問題。

        接着,陳傑老師主要對目前該課程在教學過程中遇到的問題進行反思。第一,教學資源以教材為主,缺乏開放性;第二,教學方法單一,教學手段有待改善;

        然後,陳傑老師提出了相對應的改革方案。

        第一,教學内容應凸顯應用型的特點。為了與時俱進,不斷吸收當前新媒體研究的最新成果,課程授課内容需年年更新,具有時代特色。課堂教學中,應采取教材與案例相結合的方式,教材提供理論基礎,且教材内容不必全而而無一遺漏地搬至課堂上講授,由教師甄選授課内容。教學内容盡量做到通俗易懂但不膚淺。案例則從社會生活中尋覓,聚焦新媒體發展的知識要點,主要以授課當年的案例為考察點,闡述新媒體平台的主要理論。

        第二,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應注重應用型能力的培養。 在發掘傳統教學方法優點的同時,借鑒國内外優秀的教學方法,徹底改變傳統灌輸式講授方法,把教師講授、學生讨論、網絡交流等多種教學方式協調整合。

        第三,實踐環節應加強應用型能力的訓練。如設計課堂實踐訓練形式,将課程教學内容與課堂實踐訓練緊密結合起來,設計諸如課堂作業、課堂讨論等形式,鼓勵學生主動學習新媒體理論,培養學生學習理論的興趣。也可以設計課外實踐訓練形式。引導學生課後積極運用網絡資源,開展對新媒體具體現象的分析和研究,并以小組實踐活動彙報、課程小論文寫作或者課後專項練習等形式在課堂上展示,提高學生運用理論分析實際問題的能力。如設計小組實踐作業“給你二十萬,你打算怎樣運用新媒體理論和知識來進行創業”,作業内容貼合學生思想,有利于學生鍛煉才幹,提高對新媒體的認識。

        第四,《新媒體概論》課程及後續專業課程應逐步建立課程教學資源庫。資源庫中可包含教師教案、教輔資料和教學案例以及學生課後知識擴展方而的學習資源,包括輔助教材、多媒體課件、教學單元知識以及與學科有關的網絡課程。

        高晨老師也發表了自己的看法: 新媒體的誕生與發展是人類傳播曆史上的一次飛躍,新媒體技術的不斷發展也給現階段的新媒體課程教學帶來了極大的挑戰。《新媒體概論》課程改革還需要與網絡與新媒體專業的其他課程教學一同進行,不斷地優化課程教學中的局部不合理的地方,按照當前社會對複合型人才需求,從素質、實踐、創新多個方面進一步深入,修訂課程培養計劃。

        花靖超老師認為現行課程教學計劃中應該補充開設文學鑒賞課,豐富學生的文學基礎知識,這對培養學生今後的創意寫作能力會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

        龔韶老師認為有部分課程内容有交叉重疊,可以考慮合并。可以新增數字攝影攝像技術、數據分析與應用等課程,強化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激發學生的創新能力。                      


            (網絡與新媒體專業 供稿)


CONTENT END

  • 地址:海南省三亞市吉陽區學院路191号 招生電話:0898-88386743
  • 英国正版365官方网站(中国)Official Mobile Platform 版權所有
  • Copyright © 2024 University Of Sanya. All Rights Reserved.
  • Design By Taoyuan
    • USY英国上市公司官网365微信公衆号

    • USY英国上市公司官网365官方抖音号

    • USY英国上市公司官网365官網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