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15日上午10:10——11:30,“走進毛姆的文學世界”學術講座在1西103順利舉辦。本次學術講座由周琳琳副教授主講,參加本次講座的有文秘1601的全體學生。

講座伊始,周老師首先介紹了毛姆的生平經曆和文學成就。威廉·薩默塞特·毛姆,英國小說家、劇作家。他一生著作甚多,除詩歌以外的各個文學領域,都有所涉及,有所建樹。他共寫了長篇小說20部,短篇小說150多篇,劇本30多部,此外尚著有遊記、回憶錄、文藝評論多種。毛姆生前曾是全世界最暢銷的英語作家,他的作品,特别是他的長、短篇小說,文筆質樸,脈絡清晰,人物性格鮮明,情節跌宕有緻,在各個階層中都擁有相當數量的讀者群。他的那些劇本、長篇小說與短篇集,為人性的豐富勾畫了一幅最生動的素描。
接下來,周老師重視講解了毛姆的代表作《面紗》,分析了作品中的中國形象。《面紗》中的中國形象備受關注,引起了國内不少研究者的興趣。周老師強調,毛姆在書中塑造的“中國形象”徘徊于意識形态和烏托邦之間,一方面是醜陋的、低劣的;另一方面,又是神秘的、美好的,充滿了理想化色彩。然而,無論是貶抑的意識形态表述,還是美好的烏托邦建構,都不是真實的中國,而是“他者”的想象。它既是英國關于中國的社會總體想象物在毛姆身上的投射,也是毛姆作為一個獨特個體對“他者”的理解和想象。
講解完畢後,周老師和同學們進行了互動交流。同學們表示,通過此次講座,既對毛姆的文學創作特色有了感性的了解,又對毛姆筆下的“中國形象”有了理性的分析,有利于批判地吸收外國文學的精華及樹立文化自信。講座在掌聲中結束。
(圖/文 胡冬智)
CONTENT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