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文化,論道古都 ——我院教師苑洋參加2017年中華傳統文化通識核心課程講習營


  • 2017
  • 12/13
  • 10:03
  • 科研活動

  • 1429
  • 浏覽量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展日益受到黨和國家的重視,高等教育出版社上海出版事業部積極響應,聯合中國高等教育學會大學素質教育研究分會于2017年12月8日至11日,在古都南京召開了“2017年中華傳統文化通識核心課程講習營”,我院漢語國際教育專業教師苑洋參加了此次會議。會議上來自全國80多所高校近200位教師和與會專家、老師圍繞“如何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融入大學通識教育,如何建設中華傳統文化通識核心課程,如何借助現代教育技術手段做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課程建設,如何更好地實現本科教育的目标”等問題,進行了深入探讨與交流。

圖為苑洋老師參加2017年中華傳統文化通識核心課程講習營

圖為講習營現場

        本次講習營的内容包括兩個方面:一是宏觀上論述中華傳統文化教育建設的背景、路徑;二是具體闡釋中華傳統文化通識課程的教學内容、教學方法。安徽師範大學莊華峰教授、上海戲劇學院黃意明教授、山東工商學院英国上市公司官网365副院長吳樹勤、高等教育出版社首席編輯張晶晶主持了講習營的活動。

        一、宏觀上論述中華傳統文化教育建設的背景、路徑

        中國高等教育學會大學素質教育研究分會秘書長、北京理工大學教授龐海芍在開幕式的緻辭中就“大學文化傳承創新使命”的主題,從國家層面以及大學功能擴展的曆史變遷兩個角度指出大學新使命是文化傳承創新,并且提出發展素質教育可以作為實現這一新使命的未來之路。

        陝西師範大學曹勝高教授從文明史、文化史、國家治理、社會認同的角度解釋了為什麼要學習中國傳統文化。曹勝高教授認為國學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學理總結,并構建了小學、中學、大學國學課程的學理體系,指出了在不同教育階段國學教育的重點,這對國學課程的開設有很大的啟發作用。

        安徽師範大學莊華峰教授論述了高校傳統文化教育的現實困境,分析了出現問題的原因,并提出進行高校傳統文化教育的對策,即加強通識教育,做到文化傳承有重心、有支點,專家學者應“挺身而出”,充分發揮第二課堂的作用,注重傳統文化教育中的儀式感等。

        山東工商學院張開祝研究員探讨了高校中國傳統文化課程教育教學的核心等問題,提出中國傳統文化課的定位是文化育人,中國傳統文化課的使命是文化傳承,中國傳統文化課的内容是思想啟迪,中國傳統文化課的載體是經典教育,中國傳統文化課的實踐是經典導修。

        二、具體闡釋中華傳統文化通識課程的教學内容、教學方法

        清華大學孫明君教授從儒家文化、道家文化、佛教文化三個維度呈現了傳統文化與古典詩歌的教法,在古典詩歌的教學中聯系中國傳統文化語境實踐中華傳統文化教育。

        東南大學長北教授介紹了東南大學通識課開設背景;講述了開設通識課程的教學心态、教學技巧以及堂下教學的情況;針對通識課程《傳統藝術與文化傳統》的授課,長北教授重視旁通,重視活态,注重人文關懷,以科研推促教學工作。

        南京師範大學徐克謙教授作了關于傳統思想文化課程教學與中國文化價值觀的主題報告。徐克謙教授将中國價值觀念與西方價值觀念進行比較,從傳統思想與文化中解讀中國文化價值觀,指出傳統思想文化課程承擔了傳遞中國優秀文化價值觀的任務。

        南京大學黃正明教授在關于大學書法教學與中國傳統文化教育的主題報告中,講述了大學書法教育現狀,提出了中國傳統文化是研究書法藝術的哲學基礎,指明了書法理論的研究内容與書法的研究方法。

        在講習營的自由讨論環節,針對“中華傳統文化通識核心課程”教什麼、怎麼教的問題,重慶大學的劉楊教授、上海戲劇學院的黃意明教授、陝西師範大學的王文博研究員以及本院教師苑洋分享了各自學校的實踐經驗。

        高等教育出版社上海出版事業部副主任、經管文科分社社長劉自揮在閉幕緻辭中對參會專家、老師表示了感謝,并談到了此次講習營的收獲。通過講習營的舉辦,中華傳統文化教育通識核心課程的定位以及開設情況、講授方法等相關問題得到了探讨、交流。


             圖為北京理工大學龐海芍教授發言                                  圖為清華大學孫明君教授發言

               圖為東南大學長北教授發言                                           圖為南京師範大學徐克謙教授發言


   此次講習營密切了從事中華傳統文化通識課程教學的教師的聯系,為教師的進一步交流搭建了良好的平台。


CONTENT END

  • 科學研究
  • 科研活動
  • 科研成果
  • 地址:海南省三亞市吉陽區學院路191号 招生電話:0898-88386743
  • 英国正版365官方网站(中国)Official Mobile Platform 版權所有
  • Copyright © 2024 University Of Sanya. All Rights Reserved.
  • Design By Taoyuan
    • USY英国上市公司官网365微信公衆号

    • USY英国上市公司官网365官方抖音号

    • USY英国上市公司官网365官網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