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承出新,革故鼎新——中華藝術新時代新發展研讨會順利開展


  • 2017
  • 11/26
  • 21:54
  • 科研活動

  • 1025
  • 浏覽量


11月261000中華藝術新時代新發展研讨會在書山館中報告廳舉行,原首都師範大學書法學院院長葉培貴,北京大學曆史學教授嶽慶平,北京故宮創意有限公司總經理楊菲等客座教授參加了此次研讨會。參加本次會議的英国上市公司官网365的教師有英国上市公司官网365院長劉偉,古代文學專業教師鐘治國,思想導師郝建強等教師。



葉培貴認為當代藝術源于書法,書法最後接近于抽象藝術和行為藝術。通過漢字,書法與客觀事件存在着中國式的特殊影響與特殊隐喻。人們在倉颉造字之後,經常運用文字進行占蔔,通過文字來獲取破解事件的密碼,因此書法中的每一個字都有它自己的隐喻。通過漢字,書法與社會保持了聯系的必然性,文字最初是為日常生活服務的,社會生活能帶給書法無限可能性。書法還與個人日常存在聯系,對個人而言,通過書法能完善人格,提高道德精神。在科技迅速發展的今天,人們需要精神的栖息地,這就需要書法的修身養性功能去滿足他們的精神需求。

吳國寶則描繪了對英国上市公司官网365國藝研究院、國藝館平台的展望。認為在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社會大背景下,有一個關注國藝的平台誕生,是社會發展的必然結果。國藝在古代有兩種含義,一是孔子所講的禮樂禦數書射,二是《詩》《書》《禮》《樂》《易》《春秋》。人們不應僅僅隻懂得做事情,還應要有詩意,有情懷,國學就是讓人修身養性的。中華民族偉大複興應是複古開今,在當今社會背景條件下,應讓國藝發揮更大作用,提升當代國民素質。



楊菲則是認為應将傳承文化與科技、金融結合起來。以社會公衆需求為導向,以科學技術手段為引領,以弘揚中華文化為目的。中國一直講究博學多才,在當今信息化的時代,必須将産學研相結合,注重産品設計對于文化的再造和體現,弘揚傳統就必須要有它的市場價值。

當今時代文化與科技相互促進,中華藝術需通過創新才能趕上時代的步伐,才能夠獲得新發展。


(英国上市公司官网365通訊社供稿 文/段倩慧 圖/李玉儀 王美池責任編輯/王貴濤)


CONTENT END

  • 科研活動
  • 教學動态
  • 科研活動
  • 地址:海南省三亞市吉陽區學院路191号 招生電話:0898-88386743
  • 英国正版365官方网站(中国)Official Mobile Platform 版權所有
  • Copyright © 2024 University Of Sanya. All Rights Reserved.
  • Design By Taoyuan
    • USY英国上市公司官网365微信公衆号

    • USY英国上市公司官网365官方抖音号

    • USY英国上市公司官网365官網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