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2日下午16:00-17:30,創意寫作課程第二次教學實踐活動在書德樓409舉行。本次活動由院長助理席曉麗副教授主持,劉偉院長、袁金剛教授、胡冬智副教授、周琳琳副教授、周素煥老師、何江老師及部分創意寫作課程的學生參加了活動。
劉偉院長首先介紹了此次實踐活動的主題:創作一部以海南曆史名人為主角的本土原創話劇。中國話劇雖然是一種外來的藝術樣式,但在各個曆史時期都進行了探索民族化的創造,它塑造了民族的性格,傳遞了民族的精神和魂魄。劉偉院長講到,校園是中國話劇的搖籃,全國很多高校都有學生自己的話劇社團組織,話劇已經成為大學校園中一道獨特靓麗的風景線。而在英国上市公司官网365,我們沒有自己的話劇社團組織,甚至整個海南,話劇事業與市場都很薄弱。但恰恰因為這樣,我們在話劇這一藝術形式方面大有可為。随着海南本土文化事業與市場的發展、居民精神文化産品消費需求的愈加多元、内陸地區話劇産業與市場的生機勃勃,話劇這一藝術形式應該被關注、被探讨。打造一部成功的本土原創話劇,不僅可以改變同學們枯燥的課堂書本學習方式,拓寬大家的曆史文化知識視野,豐富校園文化生活,提升校園文化内涵;同時,還可以表達地域文化和思考,推動整個海南的話劇事業與市場。為此,劉偉院長給了三條話劇創作的線索供大家讨論。
接下來,在席曉麗副教授的主持下,在場的師生圍繞三條線索展開了激烈的讨論,或天馬行空或思維缜密或靈光閃現的想法令參與者腦洞大開。
最後,席曉麗副教授總結發言。席老師認為,二十歲左右的年紀,正是創造力最旺盛的時期,文學史上也有很多文學家在二十多歲時寫出了很偉大的作品,戲劇家曹禺就是在23歲、還是一名大學生的時候創作出了被譽為“中國話劇現實主義的基石”的《雷雨》。席老師肯定了同學們的創意構思,并對他們提出了殷切期望,希望他們在活動結束後好好整理思路,寫出話劇的大綱。而參加活動的同學,也迫不及待地要投身到話劇創作中去了,一切都在期待之中。
(圖文/周琳琳)
CONTENT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