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科研專題講座如期舉行(二)


  • 2019
  • 01/02
  • 22:34
  • 科研成果

  • 859
  • 浏覽量
       2019年1月2日下午,我院教師黃守紅、段全林、胡冬智在書德樓408會議室舉行專題講座。 

       段全林教授講座題目為《海南“名井”及其共性》。首先段全林教授對海南的名井做了簡介,海南“名井”,當地人也稱其為名泉,如臨高的“澹庵井”,又稱“澹庵泉”;儋州的“酒井”,也稱“欽帥泉”。海南的名井較多,如儋州的“白馬井”、“東坡井”,瓊山的“雙泉”、“鐘公井”,崖州(今三亞)的“善井”等等。然後段全林教授提出了疑問。這些“名井”或“名泉”從其發現,到命名,再到流傳,有沒有值得我們探究的共同特性呢?段全林教授認為答案是肯定的。并說明了海南“名井”有三大共性:其一為“名井”的發現具有應急性與惠民性,其二為“名井”的命名具有規律性和紀念性,其三為“名井”的流傳具有人文性與教育性。



       黃守紅教授圍繞“中國古代思想的人文精神實質”展開讨論。黃守紅教授首先解釋了人文精神的含義,闡述了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其次,黃守紅教授介紹了中國思想的人文精神實質,并從究天人之際、明修身之道 、重義利之辨、施治國之略、求天下為公這五方面展開論述。最後黃守紅教授總結說明:中國古代的人文精神與馬克思關于人性回歸的共産主義論述具有高度的一緻性和共通性,而中國古代的人文精神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提供了營養豐富的思想土壤。



       講座第三場由胡冬智老師做主題發言。她的發言内容主要圍繞“疍民武裝”,特别是“封建王朝軍隊中的疍民”進行。胡冬智老師從五代十國、宋元時期、明王朝、清王朝四個曆史時期對疍民加入封建王朝軍隊的曆史做簡單梳理,介紹了封建王朝對海洋的管控以及疍民在這個過程中所發揮的曆史作用。疍民因其不可替代性成為封建王朝軍隊的重要依靠力量。
       三場講座後,各位老師紛紛發言,對有關話題進行交流,圍繞專題展開探讨。     


(漢語言1804 孟文慧撰稿)




CONTENT END

  • 科學研究
  • 科研活動
  • 科研成果
  • 地址:海南省三亞市吉陽區學院路191号 招生電話:0898-88386743
  • 英国正版365官方网站(中国)Official Mobile Platform 版權所有
  • Copyright © 2024 University Of Sanya. All Rights Reserved.
  • Design By Taoyuan
    • USY英国上市公司官网365微信公衆号

    • USY英国上市公司官网365官方抖音号

    • USY英国上市公司官网365官網手機版